(一)中高端医疗器械被少数外资品牌掌控,价格长期高企。
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市场、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
通用、飞利浦、西门子长期掌握我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而进口医疗设备在我国的价格,普遍比欧美日等原产国高50%~100%。例如tomo放射治疗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多为250万美元,在我国则为500万美元以上;同样,螺旋ct产品在国际市场报价150万美元,而国内市场报价往往是200万至250万美元。
外资医疗器械价格高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外资品牌利用其垄断地位采取高定价策略:第二流通环节太多,层层加价,层层纳税;第三,医院盲目攀比,越高端的产品越受欢迎,过度强调先进性;第四,医疗器械采购透明度不够。
(二)垄断售后是外资品牌的主要利润来源。
外资品牌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利润主要分为销售利润和售后维修利润,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5%和75%。外资企业多数不向购买者提供维修相关文件以垄断售后市场,并借机赚得高额利润。目前,各医院的大型设备如ct机、核磁共振仪等,基本只能依赖购买保修合同来保证设备运行,年保修价格更是从十几年前占合同费用的6%飙涨到了目前的近15%。
售后市场长期处于被外资企业垄断状态中,导致维修价格昂贵,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医疗器械利润的主要来源。
(三)国内品牌医疗器械发展提速。
国内品牌通过多年发展,逐步摆脱简单组装生产的经营模式,在研发投入和研发水平方面快速发展。自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将适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的提案以来,国家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市场发展契机,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研发投入和推广热情高涨。
随着资本的介入,外资品牌在国内医疗器械领域一家独大的状况正发生变化。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15日,今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并购案35起,占比接近医药并购总数的40%,并购整合使得企业收入和利润得到快速增长。
来源 互联网